香港,2025年2月28日 — 羅兵咸永道今日發布的《2024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回顧與前瞻》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交易額與2023年相比下滑16%,跌至2,770億美元,創下近年新低;然而,由於風險投資交易量大幅回升,使2024年的總交易量相較2023年增長24%。
2024年,超大型併購交易(單宗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僅有39宗,跌至近10年最少,其中18宗與國有企業有關;工業(9宗大型交易)、高科技(8宗大型交易)和電力能源(6宗大型交易)等行業更受大額資金青睞。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交易服務主管合夥人鮑德暐表示:「從半年期來看,可以更明顯地看到,併購市場交易量在過去兩年裡有穩定的回升;儘管缺乏超大型併購交易,2024年下半年的交易金額相比上半年仍增長了三成,達到了1,580億美元。」
在戰略投資者併購交易方面,境內戰略投資者併購的交易金額下降了10%,數量下降了4%。儘管政府發布了多項政策來提振併購市場,不過交易參與者仍持觀望態度,期待更多的刺激計劃出台或總體信心的上升以提高估值。工業和高科技仍是兩個最吸引企業的投資領域,例如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諸多熱點行業板塊繼續推動併購交易的開展;此外,2024年,金融行業也相當活躍,即使是較小的金融機構也在進行一些重組。
私募股權融資發生了急劇轉變,人民幣基金勢頭強勁,面向中國的美元基金普遍面臨募資困難。從國內資金池進行投資具有明顯優勢是影響這一市場格局的關鍵因素。
私募股權投資(財務投資者參與的併購活動)持續受到挑戰,整體交易量下跌11%,交易額下跌18%,是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許多外資私募股權在進行新投資時態度謹慎;財務投資者主導的大型交易僅有18宗,其中8宗由國資推動。
風險投資基金交易量(財務投資者參與的小型交易——金額低於1,000萬美元)是一大亮點,增長將近三分之二,至超過6,000宗;高科技和工業併購交易分別佔交易量的39%和21%,這表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小規模交易,如人工智能領域早期融資等。
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併購自2016年達到峰值以來,大規模交易有所減少,交易額連年下滑,然而,我們觀察到近期有關中國內地企業海外併購機會的諮詢有所增加。從交易量來看,高科技、工業和大健康行業是2024年最受投資者青睞的海外投資領域。
展望2025年中國併購市場,雖然仍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如美元基金等外資在國內的投資管道似乎有所收窄;估值處於較低水平(預期將有改善)等,但眾多積極因素也將有望為併購市場帶來正面影響,例如:中國經濟有所改善的一些積極跡象、積壓已久的併購需求、大量私募基金存量項目待出售、全球範圍內利率有望持續降低等。
羅兵咸永道中國南部諮詢部主管合夥人施道偉表示:「受惠於持續進行的國企改革帶來的大規模交易、跨國公司採取措施優化投資組合、中國資本對海外投資需求的增長,尤其是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以及大量私募股權項目擬退出的需求,我們預計2025年的併購交易量或將在2024年的基礎上達到雙位數的增長。」
瀏覽羅兵咸永道《2024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回顧與前瞻》:https://www.pwccn.com/zh/services/deals-m-and-a/publications/ma-2024-review-and-outl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