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利馬,2024年11月15日 — 根據羅兵咸永道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發布的特別報告,即使在樂觀的低排放情境下,對供應鏈和全球清潔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六種重要商品也面臨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
報告分析了鋰、鈷、銅、鐵、鋅和鋁土礦等六種重要商品,發現它們的生產可能會因熱壓力和乾旱風險的加劇而日益受到干擾,即使產量只是略有下降,也會通過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
報告指出,APEC經濟體是報告研究的所有六種商品的全球前三大生產國之一,其中關鍵礦產和重要金屬是電子、技術、製造業、能源系統、消費品等全球生產和供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該特別報告是羅兵咸永道特別系列《九種主要商品的氣候風險:保護人類及繁榮》的最新一期,分析企業領導者如何適應氣候驅動所構成的威脅,並採取相關措施以保證企業的營運。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可持續發展主管合夥人郭薇詩表示:「APEC經濟體所生產的商品,對全球供應鏈和清潔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然而它們卻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氣候風險。即使在報告中分析的樂觀、低排放情境中,許多重要商品亦會因熱壓力和乾旱風險而遭受越來越嚴重的氣候破壞,並且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風險更是急劇上升。企業,無論是此類商品的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如果想要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保護未來的繁榮並促進清潔能源轉型,就必須增強其營運的韌性並把握機會。與政策制定者、社區以及整個供應鏈及行業的合作,對於加速行動、促進轉型至關重要。」
APEC生產的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商品面臨更大氣候破壞風險
從關鍵礦產來看,智利和秘魯分別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銅生產國。即使在全球大幅減少碳排放的樂觀情境下,兩國的銅礦仍面臨急劇上升的乾旱風險。即使在樂觀情境下,到2050年,秘魯41%的銅產量將面臨嚴重乾旱風險,而目前這一比例為0%。同樣,到2050年,智利銅生產面臨的乾旱風險將增加兩倍以上。另外,澳大利亞和中國分别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鋰生產國,兩國的鋰礦面臨的乾旱風險也大幅增加——到2050年,澳大利亞68%的鋰產量和中國70%的鋰產量將面臨嚴重乾旱風險,而目前兩國的這一比例均為0%。
至於重要金屬,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一大鐵和鋁土礦生產國,以及第二大鋅和鈷生產國,所有這些商品的生產都面臨乾旱、熱壓力或兩者皆有的風險。例如,在高排放情境下,到2050年,澳大利亞46%的鋁土礦生產的高溫和濕度水平,將對戶外工人構成危險,而目前這一比例為0%。
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
本報告建議企業領導者可以採取三個步驟來應對日益增長的氣候干擾風險。首先,在整個供應鏈中識別並管控氣候風險,以此增強韌性。其次,把握機會,提供相關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以助力企業和社區提升氣候變化韌性。最後,聯手從政府到社區的利益相關者,齊心協力,達成合作成果,並在政策和制度層面強化適應能力。
越來越多企業和CEO意識到氣候破壞的影響並採取相應行動。根據羅兵咸永道2024年全球CEO調研,47%的CEO已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保護其員工和有形資產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然而,如果全球經濟要適應氣候風險,還需付出更多努力。
垂注:
關於系列報告
羅兵咸永道特別報告《氣候風險對主要商品的影響》探討了高溫天氣和乾旱風險對APEC經濟體生產的六種重要商品的影響,是為2024年11月10日至16日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會議編寫,屬於《九種主要商品的氣候風險:保護人類及繁榮》系列報告的一部分。請瀏覽www.pwc.com下載完整報告,並了解更多有關氣候風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