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2年1月3日 — 羅兵咸永道預計2022年香港IPO市場有望在IPO全球總集資額躋身三甲之列。儘管全球政治及經濟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但在資金充裕和企業發展集資需求龐大的支持下,羅兵咸永道預計全年總集資額可望回升,達到3,500億至4,000億港元。
新經濟企業和中概股回歸將繼續成為港股上市活動的主要驅動力。2021 年,中概股回歸到香港上市共集資1,003億。香港的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數量持續增加,活躍的上市活動令香港成為亞洲最大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平台。
綜觀2021年,香港有99隻新股上市活動,當中有98隻來自主板,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類(54%)為主,其次是金融服務企業(19%)。主板上市數量較2020年減少33%。2021年只有1家企業於GEM板上市,2020年則有8家。没有企業以介紹形式上市及只有2家從GEM板轉至主板上市但未有集資的公司。
上市集資額方面,即使新經濟企業和中概股回歸上市活躍,但2021年香港市場總集資額按年下降17%,總額為3,316.6億港元。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合夥人黃金錢表示:「2021年繼續受到新冠疫情、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多項因素的影響,加上中國加强對内地部分行業監管,長遠雖然有利經濟及相關行業健康發展,但短期而言,香港IPO市場無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香港在全球IPO市場總集資額排名第四。然而,香港的IPO市場表現穩健,仍有衆多公司遞交申請。另外,受到投資者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增加及更嚴格的監管要求推動下,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和其他涉及可持續創新的環保、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相關公司上市活動將加速增長。」
羅兵咸永道預料,2022年有120家企業於香港上市,全年集資總額將達3,500億至4,000億港元。香港IPO市場有望在2022年重新躋身全球三大籌資市場之列。隨著跨境理財通及其他相關措施的實行,香港可以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獨特的價值和商機,為建立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羅兵咸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表示:「在過去的十年,隨著上市監管改革成功,使香港 IPO 市場變得多元化。我們相信這些改革會創造更多機會,繼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地區最佳融資平台的地位。 香港交易所致力保持靈活變通,透過接納新模式不斷發展及改革,並與全球交易所看齊,允許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得以透過IPO籌集資金。隨著香港交易所制定SPAC上市制度的新規則,我們預計大約有10 至15家SPAC將於2022年赴港上市,集資約200億至300億港元。2022 年將是香港 IPO 市場的重要一年,我們有信心 IPO 市場能夠於2022 年重新躋身全球三大集資中心之一的位置。」
至於內地市場方面,2021年A股IPO勢頭強勁,共有493隻新股上市,融資金額高達5,478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5% 和17%,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2021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和科創板共有249隻新股,融資金額達3,750億元人民幣,位列全球新股融資額市場第二位,僅次於納斯達克。2021年A股超過七成的IPO以註冊制方式發行,註冊制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佔比73%和65%。IPO數量方面,創業板數量最多,共有199隻,科創板以162隻新股位列第二。融資金額方面,科創板以2,062億元融資額位列首位,其次是上海主板的1,688億元人民幣。即將開始全面推行的註冊制將持續利好A股市場,在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試點註冊制下新股數量穩健增長的推動下,北、上、深三地交易所2022年的融資規模和數量總和有望再創歷史新高。